唯美治愈系之透明色彩解密

还是讲技巧。 工具是sai,优点是好做选区,有抖动修正,上色相比PS比较柔和。 快捷键h可以画面左右翻转。(其他常用快键键后续补) 我使用sai之后导入PS,会出现很多的空白,所以做完选区之后可以铺上一层白色。(当然也可以导入PS之后铺,只不过要重做选区) 然后不取消选区,用喷枪喷出由深至浅的感觉。(像头发铺底色也可以用喷枪喷,看个人习惯) 画这种插画,笔的浓度调在70左右,用笔的时候轻重也要灵活。 还是得记得分组、建图层、命名。 sai里面也有【保护不透明度】【剪贴图层蒙版】【指定选区来源】(指定选区来源暂时不会用) 日漫里面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人物或物体一部分在建筑等影子里,造成那一部分是一个颜色。其实就是用剪贴蒙版铺的一种手法。 喷枪用来上色,水彩笔用来融合和涂抹。 欣赏 ps:杨雪果笔刷包

记一次画喵喵

先上个没画完的图 在画这个喵的事情上,我犯了很多错误。 首先,形没打对,是不是觉得有点怪怪的,是的,眼睛画大了。但这个也没关系啦,大不了当我画个大眼喵好了。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是,没有分析好明暗关系和光源颜色,仔细看的话,是能看出我的颜色是很乱的,原画是阴影偏蓝,高光偏紫红。然而我在画的过程中时而吸原图的色,时而吸定好的色(左下角那个)。导致爪子部分颜色混乱。当然,这也可以后期在PS里调整。 最重大的一个错误是,我过于注意原画的细节,导致我很多时候先描线,再铺底。这让我浪费掉很多时间。还好我有分层的好习惯,没有酿成大错。 晚安。 最近几乎都没有学习,心烦气躁。 希望明天能改善,加油。

菜鸟摄影入门

作为做设计的,真的应该到处走走,增加一些见识。我总说我要成为摄影大神,却总是只是说说,到真正有机会拍照的时候,只是纯按快门。 很想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无奈很胆小,不敢一个人说走就走。 旅游没开始,这里说一些心得。

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照片一定要经过后期处理,包括裁剪。 拍摄时要注意基本构图,注意画面不杂。

  1. 在拍摄过程中,你想重点表现就可以不用太在乎其他东西。比如说想拍云层,那么下方建筑暗到没细节也是可以的。反之一样。当然,在举例情况下,你想建筑也表现得很好,也可以拍两张,一张表现云,一张表现建筑,后期合成。
  2. 拍摄时,要拍的比实际要达到的效果更暗一些,这样能更好的表现细节。
  3. 利用物品进行遮挡拍摄,如栏杆、网、楼梯之类的。
  4. 怎么拍出失焦的梦幻感,在手机没有对焦成功(如镜头靠太近、自动对焦没完成等情况)时,当然也可以在后期进行模糊处理。
  5. 抓拍时不建议连拍,要培养拍照的一种感觉。
  6. 利用镜面反射,如车的后视镜、水的倒影、玻璃、车身等。
  7. 多拍摄平常遇不到的情景、景物、人。
  8. 常见的就用不同视角,如拍腿;把画面调成黑白;拍人的头发、侧面;背面;鞋之类。
  9. 可以视情况加锐化,加减饱和度,加减明度和调整对比。
  10. 拍有特点的人,有特点的景,不普通不老套的动作姿势。
  11. 把无关联的两个物体用摄影手法联系到一起。
  12. 利用影子的趣味感、神秘感、诡异感等。
  13. 运用对比、特异、重复等构图手法。
  14. 学会利用有意思的拍摄角度,如航拍大情景、仰视拍动物,建筑、正上方拍食物、斜上方拍食物(一般别方方正正老老实实的拍,拍文具等排列可以有规律)
  15. 真假混淆。
  16. 利用好一些特殊APP、特殊滤镜,如模拟星空。
  17. 利用水的倒影制作油画效果(扔一个石子在水面上),当然前提是景色或物体颜色丰富。
  18. 利用器材瑕疵,这也是一个特殊技法。
  19. 如何拍出光斑,其实和第4点有点像,也是在失焦的情况下拍摄。(如拍摄一个油光发亮的的肉啊烧烤啊,可以靠很近,开闪光)

我们都知道顺光是沿着光线方向,也就是拍摄者背对光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补光,那么如何在没有特殊器材的情况下,拍出不错的人像照片呢,首先选址很重要。

有哪些看上去很高大上,但实际很简单的PS技巧?(渐变色篇)

在知乎上看到的。 用渐变工具,随便选两个相近的颜色: 然后随便拉出一个看起来就不怎么样的图: 然后打开高斯模糊,直接把半径拉到最大: 然后狂摁Ctrl+F直到你觉得这样手累,不对,是看得过眼了。 最后就随便打一些字,完成。 够零基础吧,够随便吧….. PS:到这一步了发现颜色选错了?没关系,我们摁Ctrl+U呼出色相/饱和度,然后随意拖,直到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我把它命名为“三分颜色开染坊”法。

颜色进阶版

先确定主题,找一个比较符合主旨的颜色,然后进渐变选项,加入颜色: 然后用吸管将另一边也变为同样的颜色: 点开颜色,按照幼儿园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来将色带上的颜色挪一个色系。 即成不用模糊的: 之后随便加个图形,用魔棒点选。比如说我想做个鲸鱼为主题的: 用渐变工具拖动。注意和原来的渐变方向相反: 然后我发现这样子鲸鱼和背景的对比太不明显了……. 而且这个鲸鱼不喷水TAT(内心OS:大哥,你不喷水谁知道你是鲸鱼啊 TAT) 于是摁Ctrl+M调出曲线工具,上下拖动一下,然后强行加个水,即成:

PS AI 布尔运算

相比于AI的便捷来说,PS的布尔运算简直是一大噩梦。 明明是同一个公司做的软件,方式却大不相同(知道是有原因的啦…)。 假设两个形状,A和B,要求最终结果是:A是被减的形状,B是减A的形状

AI

要达到上述结果,条件必须是:

  • 可以不在一个图层。
  • 要同时选中这两个。
  • 同时三个以上一起进行布尔运算如减,结果是最底层的那个形状减去上面所有的形状,就算把下面几个编组也没用。当然可以先把把下面几个合并形状再让上面的图层对其进行减法。反正在进行布尔运算前多思考总是对的。
  • 运算过后,最终形状的填充和描边是:除“减去顶层之外”,都不是随被减形状的填充与描边
  • 最终形状是在被减图层里。

PS

要达到上述结果,条件必须是:

  • 两个形状必须在一个图层!!不在就要先选中这两个图层,右击“合并形状”!!
  • 单独选中最上面的图层也就是B,不是被减物。(可是明明B就是顶层形状,为什么要选中它,然后“减去顶层形状”啊喂!)
  • 三个形状在一起进行布尔运算的话,过程会及其痛苦,完全猜不到到底是减去哪个。还是老老实实一个一个来。
  • 因为A和B在一个图层里了,在形状选择工具下,就算只选中其中一个改填充和描边,另外一个也会变。(ps:PS对于形状工具的改描边与填充真的是敲及不友好啊!不像AI里一个shift+X键就能互换)
  • 有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方便的方法。比如说先画了一个形状A,然后按住Alt键画另外一个形状B,就自动从A上面减掉了和B相交的部分;同理,按住shift画B,就等于加上了B,当然这和直接画了B,然后AB图层“合并形状”意思是一样的;按住Shift+Alt组合键,表示保留原有的形状和新建的形状重合的部分。
  • 进行布尔运算后那些原本形状的锚点一个也没少,可以“合并形状组件”。

    注:PS的X快捷键是互换前后景,AI的X快捷键是切换填色/描边 (不是互换),AI的shift+X键是互换填色/描边。

PS和AI的布尔运算共同点

  • A在下,B在上。(即被减物在下)

总结:

特么的谁懂用AI却用PS做复杂图形的布尔运算简直就是傻,建议都在AI里面做好了拖到PS,弹出来的选项可以是选“智能对象”也可以是“形状图层”。

立体场景插画的运用及绘制技法

昨天晚上观看了腾讯大牛(站酷ID为“江湖哥”)在学汇网的一个直播课程 ——立体场景插画的运用及绘制技法。 果然看直播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观看过程中会比看回录的要认真的多,生怕错过精彩的知识点。在看直播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提问,这个老师非常有耐心,讲的也非常好,往往能清晰的、一针见血的解答问题。 收获很大,跟你们分享~ 开讲时,明确了一件事情:立体场景是基于什么设计原理? 答案是轴测图(isometric) 轴测就是轴测图没有近大远小的关系,竖直方向高度没有变化,只有水平方向按角度偏移。(这样就与传统透视区分开来) 前一段时间刮起了一阵纪念碑谷风的热潮,现在余热还没有散去。 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人也可以好好玩玩这种风格。 绘制这种场景可以使用PS、AI、c4d、手绘。按理来讲,这些都可以做,各有各的特点,只要其中之一精通的话,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往往要结合使用(特别是大型的、复杂的场景)——打印好网点图或者网格图,在纸上绘制手稿,进行扫描,最后在电脑上描。 但软件具体是怎么结合使用的呢? AI主要用到“效果>3D>凸出与斜角(绕转和旋转可以做圆环之类的)”,重点是做好后进行取消编组,把图形各部分依次复制到PS里。(3D制作、渲染会比较自然,但用PS、AI绘制会比较生动、有趣,看个人需要)。另外,3D面板里面的立方体是可以直接转动的,这样可以自定义角度。 PS主要用到钢笔工具形状工具选择工具等,重点是智能对象的使用。(tip:先把一个方块转化为智能对象,然后做斜切,后面想把这个透视了的方块替换成其他图形,可以直接双击这个智能对象,在新打开的psb文件里面绘制、替换就好) 我记得我提问了一个AI里面使用渐变的问题,想知道有什么关于AI渐变使用技巧。老师回答的是可以把图形拖进PS调,但这违反了我的初衷,我是想直接在AI里出效果。在后来观察老师的操作中,我恍然大悟,知道了答案。先分析你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然后可以在面板适合的地方画一些矩形等,填充调好的需要的颜色或者渐变,后期其他图形想填充其中一种颜色或渐变,就可以用吸管(快捷键i)吸(AI的窗口里面有个“颜色”和“渐变”,可以调出来,实时调色)。这个和在PS里画三大面五大调的调色配色其实是一个方法,但是我没有举一反三,实在太笨。

PS 动作

切换到动作面板,然后点击新建组按钮,然后在这个组里新建动作(记得组和动作都要命好名,可以设置快捷键),点击录制按钮,进行了什么操作/命令都会记录下来。 录制完了之后点击停止按钮即可完成。

点击某项命令,点击录制,然后做一个命令,再停止录制,这样,这个命令就加到了那项命令之后。

对某张图片进行这个动作,直接快捷键。当然,动作里面有些命令想不进行,可删除也可去勾跳过。(在“动作”面板最左都有个勾,当你想处理的文档不需要某项命令,但又不想把这项命令删掉,就可以取消勾选) 另外,在“动作”面板最左那个勾右边(也就是一些命令带数值的话,前面就会有个勾)。勾上它,批处理的时候,执行动作,遇到这一步命令就会弹出来让我们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想单存一个动作是不行的,PS只能存一个文件夹。所以我们在存储动作时,是要选择装动作那个组,然后才能“存储动作”。

当我们想处理大量的图片如在数张图片上面加上水印,可以事先做好这样一个加水印的动作,然后在文件>自动>批处理,设置“组”和其中的“动作”,及“源”(也就是要处理的目标文件夹,把所有要处理的图片放进这个文件夹,可以勾选“包含所有子文件夹”)、“目标”(选择“文件夹”即存储到新的文件夹里)。最后特别要注意最后一项“错误”,应选择“将错误记录到文件”。

ps:

快捷键d—复位画板

有一些操作如做选区,可以事先设置单位为百分比。

PS的背景橡皮擦和魔术棒橡皮擦怎么用

前一段时间有个好朋友叫我帮他把蓝色背景的证件照P成白色背景。我居然花了十几分钟,很不可思议,我的认知里是几秒钟能搞定的。只是我那时突然忘记了最佳方法——背景橡皮擦。

  1. 设置前景色为头发颜色或者任何你想抠出来的物体的颜色,背景色为这张图片的背景。
  2. 在图层面板选择人物图层,接下来选择背景色橡皮擦工具,限制=不连续,容差50%,保护前景色打上勾勾,取样=背景色版。在需要擦除的地方用橡皮擦开始擦除背景。

(当然,每个情况都会有它的最佳方案,这只限于像证件照一样背景比较单一的图片,而且对于抠出来的图片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才适用) 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就更简单了,它是魔术棒加橡皮擦工具的综合,一点一拉就擦掉了。

低保真VR原型制作

目前UI设计范畴有:

  1. 网页界面手持设备界面(系统界面,独立APP应用界面)
  2. 平板电脑、电脑系统、应用软件界面、游戏界面及车载导航设备界面
  3. 智能电视界面、可穿戴设备界面及家电类微型液晶屏界面
  4. 医疗及各种数码机床等自动化控制界面,微型嵌入式设备界面
  5. 卡拉OK点歌、远程会议监控、虚拟现实等界面

我接触过的是粗体标记的 今天想讲的是VR(虚拟现实)界面设计原型制作。 之前在做“数字校园”的时候,看到有人做了一张工大的全景图,当时很好奇。后来做产品渲染的时候又想自己制作HDR。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是你想了解一个东西,却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搜。 今天突然想起来,又去了解了下,知道了一些。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也是界面设计”。 用到的工具有PS、AI、Flaming pear(能把做好的“水平剖面图”转化为“等距柱状投影图)、gopro vr player 2.2(这个是把做好的JPG图片拖进去就能预览VR效果的工具,但是好像只能Mac用,win用户可用“devalvr player”代替、代码编辑器。 用到的文件有水平剖面参考线(在AI、PS里面画原型图/ui图辅助) 水平剖面参考线长这样。 一个模板文件夹,直接改里面的关键代码(替换下切好的图、改下数据)。这里用的是coffeescript语言,我表示我不懂,也不太想懂,以后调位置交给前端就好,我只负责设计和切图…… 模板文件夹内容是这样

具体步骤:

1、构建参考线,绘制线框稿,绘制水平剖面图 2、调整透视并创建720°视图(等距柱状投影图)。 4、视觉稿预览 注:

像那种块中块可以加重阴影,背景图片可以找或自己做的通透感和透明感比较强的图片,这样在VR场景中显得纵深感更强。

这个demo只能做定点旋转视图效果,不能前后纵深,左右平移试图。左面处理透视的方法,和右面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左边的是向左延伸,而右边的直接映射到右边的“墙”上。

PS导出JPG(也就是做好的等距柱状投影图)时画布自然要是2:1的比例。

在代码中修改关键数据时,像那些位置性质的标签(elevation纵向 ,heading横向,expand是放大的动画,collapse缩小变没的动画)单位是角度

Flaming pear也是VR摄影经常用到的一个插件,如果只有一台相机,拍照的时候用一个脚架,前后左右上下各拍一张,在PS里面对着这个像十字架的参考线铺上去。裁好,用这个插件就能做好一张2:1比例的“等距柱状投影图”。(相关教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9575b50102wjao.html

微软material design官方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T6v5sOwJg

微软fluent design官方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BGj4R7Fo0

最近在用AI,发现了很多知识盲点

AI CTRL+5

在制作图形过程中,一些形状你不想打印出,但是又需要看到它的存在范围或路径,就可以ctrl+5制作参考线。 这种参考线与传统参考线不一样在于它是有形状的,很多要做刀模版呀或原尺寸(不含出血的)的时候都会用到它。

风格化

在AI的【效果】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说3D,svg滤镜、风格化、文档栅格效果设置,还有一些我很惊讶的效果,像素化、模糊、素描、纹理、艺术效果等。大部分我都没用过,后续补充。 现在先看看风格化。 在做字体设计时,我经常用到里面的圆角。 在做一些UI方面的展示或者是做排版时,我们会用到投影来提高视觉效果。

3D

编组选择工具

编组选择工具(直接选择工具的隐藏工具):用以在不破坏组合(包括群组)的情况下,选择组合中的物体。 编组选择工具只能选择到整个物体,可以再任何组合命令中(包括群组),不解散组合命令从而选中组合中的物体,但是无法单独选中或者修改锚点或者路径(连缩放物体都需要切换工具)。 这就解决最近经常遇到的困扰:经常会使用到创建剪切蒙版,但是时不时要选择到组内的形状来编辑或复制,我通常用的方法是“隔离选中的组/路径/剪切蒙版”简直要被逼疯。

刻刀工具

选中该刀工具后,按住键盘上的ALT加SHIFT键,从图形中间拉一条笔直的线,就可以将图形割开成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