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归来-第四季短评

这一季整体来说,没有前几季符合我的口味。我开始其实有逼迫自己不要受其他人的评价影响,但是自己一轮看下来,确实感觉到整体没有前几季那么惊艳。 1、USS Callister 故事围绕一个程序员达利和他的太空舰队来的。 达利和沃尔顿经营一家公司——卡利斯特,卡利斯特是达利和沃尔顿一起创立的,沃尔顿是公司的CEO,而达利是“首席技术官”,但是沃尔顿作为公司的CEO,不是以朋友的态度对待合作伙伴,而是把他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无时无刻不趾高气扬的对达利用毫不尊重的口吻命令达利完成任务。 而公司的其他人对待达利也不是很友好,包括不用正眼看他的前台妹子,坐在一起嘲笑达利的同事们。 就是这样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压抑自己的情绪的程序员,在他的“无穷游戏世界”——太空舰队号里,表现了人格完全相反的一面。 他能在他主宰的世界里尽情折磨着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给他带来不愉快的人,只需获取到这些人的DNA,将他们复制到游戏里。 故事对“DNA复制”的设定是能将复制操作时间的“DNA所属者”原封不动(除了生殖器)复制到游戏里。在这个游戏里,达利是“上帝”,他残暴易怒,将一个恶人演绎的淋漓尽致。 本来这个虚拟世界会日复一日这样运行下去,直到女主“纳莱特”的出现。 纳莱特在现实生活中是达利的“小迷妹”,因为对“无穷创造者”—达利的一腔崇拜,来到了卡利斯特这家公司工作。 然后,她的DNA也被复制。当她刚开始复制到“太空舰队号”里,她和其他人一开始一样反抗,但在这个被达利统治的世界里,除了达利,其他人几乎都属于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这个新人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妥协,而是表面装作乖巧听话的样子,背着达利就想方设法“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最终这一伙被压迫的人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女主“纳莱特”打败了达利,使他的意识困在无穷世界里,而在现实生活中挂掉。 故事概要其实就是:一个窝囊废程序员在自己意识游戏世界里变成了一个恶人,然后被现实生活和无穷世界的暗恋对象干死。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以至于影响我对之后的几集的观剧体验和好感。有几个点我不能接受。 首先是复制DNA,我认为如果把复制DNA改成复制意识(像第三季的“圣朱妮佩洛”那样),可能更令我信服,从而不会跳戏。 另外,所有人都是复制DNA进入到这个太空舰队,男主达利的意识被困在游戏世界之后,为什么一定要设定他死去呢? 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迫,在游戏中又施加到这些人身上,这固然错误。既然设定游戏中的受害者胜利,是不是编剧也给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人一点教训呢?在剧末,达利看着沃尔顿道歉的样子,我看着十分心酸,我相信达利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这个了。我以为事情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不是黑镜的风格。 可能是想到了同样苦逼的我们,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展。 2、Arkangel(方舟天使) 在几年前,我看《家有儿女》时里面有一个情节,我印象非常深刻—— 夏东海给夏雪买了手机手机后,夏雨也想要,但是夏东海和刘梅都不同意,最终还是给夏雨买了手机。 刘星说:“他还不明白得到手机对他意味着什么?” 夏雨得到手机后慢慢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发现了有手机的烦恼。其中一个是爸爸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掌握了他的动向,并且通过查看夏雨的通话记录和短信掌握他的动向,夏雨失去了自由。 “方舟天使”也是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母亲经历了女儿摔到的事情之后,装了一个叫“方舟天使”的系统,能随时监控到女儿的位置,可以实时看到女儿看到的画面,可以过滤掉血腥、黄色、恐怖等画面和给与毒品警告等。 母亲的初衷是保护好女儿,但是适得其反,由于一些事情经历的缺失,使女儿对此愤怒、自残。母亲不得不关闭了系统。 女儿15岁时和男朋友待在一起,很晚回来,使母亲情急之下又一次打开了系统,看到了女儿和男友XX的画面。母亲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女儿吸食了男友贩卖的毒品,导致母亲悔恨不已,威胁女儿男友不在联系女儿,还偷偷的给女儿服用了不能再怀孕的避孕药,女儿知道后,将母亲打的满脸鲜血,然后离开了家。 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父母是控制欲极强的人,我妈会因为我说了一句:“我长大了,希望你们说话顾忌一下我的感受,不要互相伤害”而骂我半个小时。她的常用话语是“我生了你,你什么都是我的,我们可以随便骂你,但是你不可以说一句不礼貌的话”。从小到大,不要说“顶撞”了,连“反驳”和“解释”都认为是大罪。我跟他们说什么或是劝告什么,他们会骂上一个晚上“你读书读蠢了?!!!”“读了几年书了不起啊?!!”“白眼狼。”“有本事你别读书,也不看看谁给你的钱。” 真的看不到比我还懂事和孝敬父母的了,但是他们不满意,从未停止奴化我。我受过的语言暴力不比网络上那些轻。 男票说我有时会“女权癌”,于是他为了平衡我的“女权癌”,学我父母,这让我们矛盾由此开始。 真的,做父母真的需要德智体劳的考试,才真正配得上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不然影响的并不只是子女一代,而是会一直“传承”下去,我已经改了很多,希望男票那个傻子也能改。 3、Crocodile(鳄鱼) 开始看这一集的时候,我联想到半年年看过的一部影片——《看不见的客人》。但《看不见的客人》是一个悬疑片,讲的是一桩犯罪的侦破过程,有大反转,而这一集则是一个女人的犯罪之路,没有卖任何关子(这也是这一季黑镜的特点)。 十几年前,女主和男友开车时,男友撞死了一个人,女主受男友唆使,一起将被撞者及自行车扔进了湖里。十几年后,女主有了一定的成就,撞死人的男友却找上了门,想要给死者家属写信。女主害怕暴露,将他杀死。很不巧,这一晚,女主看到一起车祸,本来杀人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好,那起车祸相关保险公司想要调查车祸从而确定该起车祸的责任归属。一层层“记忆提取”方式的调查,最终锁定了一名可能有线索的目击者,就是女主。 女主虽然害怕自己记忆被提取导致事情暴露,但也担心保险公司做记忆提取的法律纠缠。于是强迫自己只想除犯罪场面之外的场景,然而还是暴露了。 这时,女主已经变成了一个杀红眼的杀人狂魔。 将来调查事故的女二杀死后,又将知道女二会来找女主的女二老公杀了。最后把他们的婴儿也杀了(因为婴儿也可以提取记忆作为罪证)。然而她忽略了女二家里的小宠物鼠,最终被绳之以法。 这一集明明是可以猜到故事发展,但是看得过程还是很手机冒汗。剧组真的很喜欢《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这首歌啊,我也很喜欢,一见钟情的那种。在第一季的第二集、圣诞特辑、第三季的《战火英雄》都有出现。 4、Hang the DJ(绞死DJ) 这一集还挺有意思的。 有一个新的约会应用程序,可以匹配伴侣(可以理解为暂时的炮友),根据匹配度决定终止时间。 开始的时候,男主匹配到女主,注意,他们后面有一名男性(女主当时想喂男主吃东西,但考虑了是否被允许,看了看这个男性)。 女主和男主一起看了终止时间,是十五个小时。 女主和男主后来就去了一间房子,但是什么都没做。然后就是一轮又一轮新的配对。吧啦吧啦经过很多轮配对之后,男女主发现真正爱的是彼此。女主在她的配对日到来之前,“要求和一个过去选择的人进行一次简短的告别”。女主选择的告别的是男主,然后将约会用的仪器扔进游泳池。 在跟男主告别时,发现男主的配对期也是同一天。互诉衷肠之后,他们发现他们完全记不起来到这个地方之前他们在哪、在干什么。这是一个测试,他们决定抛开一切、离开了这个地方。 这个约会应用其实是模拟一千次男女主角在虚拟世界里面的“恋爱”经历,最后得到在现实中男女主角99.8%的配对成功率。怎么计算的呢? 约会应用在模拟一千次男女主角在虚拟世界里面的“恋爱”经历后,如果其中有998次最终在一起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应用会显示99.8%这个数字告诉用户他们的成功概率是99.8%。 我觉得这个虚拟世界应该也是提取的人的意识,然后放入了这个世界。就和第四季的“USS Callister”、第三季的“圣朱妮佩洛”及圣诞特辑一样。 那样又要提及到黑镜系列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虚拟形式存在的人的意志具不具有人权,我们是否可以随意摆布自己的意识,是否符合人道,是否应该合法? 5、Metalhead(金属脑袋) 这集完全没有黑镜的逼格,而且无聊(可能是我没看懂吧),不想讲。 大概的意思我猜测一下。“机器玩具代替了毛绒玩具的地位,最终AI杀了人类,映射人工智能支配世界?”“机器狗会把人的意识转移到毛绒玩具中?” 6、Black Museum(黑色博物馆) 这一集真的是厉害了。博物馆的展品都是前几集出现过的,第一集意识传输仪器(这个词我瞎编的,反正就是每次进入无穷世界戴在太阳穴那里的小仪器)和棒棒糖、第二集女孩打妈妈的平板电脑、第三集里调查员老公被锤死的浴缸等等。 这里讲了三个故事:

  1. 变态医生
  2. Monkey妈妈
  3. 杀人犯爸爸

具体择日再讲。晚安。

我对未来一无所知

最近把黑镜第三季看完了。(以下严重剧透) 很多人刻意贬低第三季,但我认为除了第三集稍微比较普通,有点荒唐之外,其他都仍旧是高水平发挥。 很佩服黑镜编剧的才能,当然导演等也功不可没。黑镜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离我很近,让我恐惧不安,故事总是能层层掘进,让人不忍直看却又欲罢不能”。

第一集:急转直下

今天的设计心理学考试中,我在反思层次的情感体验的题目中答过这么一句话: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所有人都在乎展示给他人的形象,或者展示给自己的形象。 我们常见的能在一面中评判对方的影响因素是外表、身材、衣着和气质。那如果加了一个“分值”呢? 如果你没有看过黑镜的这一集,你可能会对我说的“分值”产生疑问。 这一集设定了一个这样的社会:每个人眼睛里都会植入特殊晶片,用于实时查看视野范围内各人的评分。手机上都装有评分系统,对影响到你的其他人的任何事都可以给一到五星的评价。而他们的评价不仅影响你的心情,还会影响你的生活,特别是待遇和社会地位。 这就很恐怖了。 如果有个评分高的人和评分低的人,你觉得哪一个更优秀?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日常通过外貌等评判他人,设计有个术语叫“魅力偏见”——一种认为有魅力的人更聪明、能干、有道德、和蔼可亲。剧中的评分系统导致的结果和“魅力偏见”并无二样。当女主分值在4.3的时候,几乎所有陌生人都会给4到5分。然而接连遇到不好的事之后,分值降到3分左右,几乎所有陌生人都会给上很低的分。 这和贫富差距是一样的道理,贫的越贫,富的越富,除非你运气好、或是兢兢业业工作得到赏识、或又是走一些好的坏的路子。 剧中女主虚伪、靠阿谀奉承和搭讪提高自己的分数和社会地位。她面对所有人包括自己厌恶的、欺负自己的人都是带着一脸标志性假笑,然而她又是一个运气很背的人,她一边为了分数接受饮品,一边因此被周围几乎所有同事给出了差评。到剧末,女主失去理智,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大声和狱友互相开心的谩骂。 她是不是活该? 我们不都是这样的人吗?我们也会从无数张精心摆置拍摄下的照片选出最好的发到朋友圈。我们会根据朋友圈、微博点赞评论量评定这个人有没有魅力、人气,人格好不好,优不优秀。 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这样吗?我们有个很好的例子:芝麻信用。和剧中一样的是芝麻信用高能获得便利和更好的服务。 如果现实生活真的有这样的评分系统,如何能防止剧中的严重后果而发挥它好的方面呢? 我的观点是取消实时查看他人评分的功能,互相查看必须得到本人授权。 还有,做自己就好。

第二集:游戏测试

有人说这个故事情节老套,没有新鲜感。在我看来,它还是很棒。 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多情节都很多余,跳着看。看完之后,惊魂未定下,我重新看了两遍,发现很多看似拖沓的情节埋了很多伏笔。 比如男主的家和之后进入的游戏的屋子是差不多的布局。 很多人争论这个游戏测试到底是不是一个阴谋?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我更支持“不是一个阴谋”的假设。以下是我的梳理。 故事的发展顺序是这样的: 男主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去世之后,男主不愿意面对不是很亲的妈妈,于是出国各地旅游,最后一站用APP配对到女主,离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黑了,没钱的他被女主推荐去参加这个游戏测试。黑人秘书为了保障一些事情,强制关了男主手机。然而男主因为疑虑,后面趁机又把手机开机了,发送了图片给女主。结果在游戏设备启动后的0.04s后,男主妈妈打来电话。男主挂了。 剧中大部分时间讲的故事是设备开始启动到0.04s中男主的幻想,包括黑人女秘书挂掉电话到男主挂掉之间的所有情节。 为什么出现这些情节? 因为他的手机干扰了信号,导致他大脑所有的神经突触都一下子被激活,导致他的幻想和恐惧无限扩大,直至自己受不了。 我的猜想是如果按照正确的流程,是能够被控制的。 这些情节是怎么来的? 黑人挂掉电话——因为男主偷偷把手机开机了; 打地鼠游戏和进黑屋——因为看到公司的屏幕,心里有个印象,加上把自己家的印象、飞机上看视频看到的蜘蛛、学生时代恶霸联系到一起,就出现了第一个故事段,这是男主的第一层恐惧; 女友闯入并谋杀——男主遇到女主后卡就被黑了,并且被推荐来了这个让他顾忌重重的公司进行游戏测试,男主心里会认为女主是有问题的,认为她最终可能是想弄死自己,这是男主的第二层恐惧; 黑人引导男主进入“接入点”,最终达到“男主会不会奔溃到无条件服从命令”的测试目的,最终男主失去所有记忆——这是男主的第三层恐惧,来自于他对这个公司与这个测试的不信任。为什么最后的设定是失去记忆呢,这就要谈到第四层恐惧了。 男主“回到现实”,得到游戏公司的道歉,见到妈妈,发现妈妈已经痴呆。——男主的爸爸死于阿尔茨海默病,在男主心里留下了阴影,这也是他不愿意面对母亲的一个原因。于是他情绪涨到最高,最终大脑奔溃。 男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是被自己吓死的。 为什么被吓死? 因为手机来电干扰了信号流。嗯,他是被自己作死的。 为什么他要开机发图片? 因为他对测试的恐惧。 为什么他对女友和这个公司不信任却还是选择了进行? 因为他说他追求刺激。嗯,还是证实了他是被自己作死的。

第三集:黑函之舞

这个我没什么好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隐私问题。 男主被监控,被自己的电脑拍摄了“打飞机”的视频,之后就陷入了深坑。 这个逻辑我是不满意的,被拍了这样的视频第一件事不应该找警察吗? 再说了,满足自己的 生理需求又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被发就被发呗,又不会死星人。

第四集:圣朱妮佩洛

啊,黑镜难得的happy ending! 医疗系统运用最新的意识存储再生技术研发出新型治疗方法,帮助那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而圣朱妮佩洛是意识上传之后的虚拟世界,两个女主在这里相遇,最终过渡到圣朱妮佩洛这个美好的虚拟世界,“永远在一起”。 必须要提到的是两个女主在圣朱妮佩洛有一个争执——要不要过渡到这个虚拟世界? 过渡其实就是活着的人安乐死,并将意识转移到圣朱妮佩洛,转移后在那个虚拟世界获得永生,但现实中就“死去”了。 女主2丈夫不愿意和她一起过渡。丈夫死去之后,她来到了这个虚拟世界尽情放纵。 女主1在21岁出柜之后,开下车道成了植物人。这个虚拟世界无疑是她的唯一乐趣。 女1选择过渡之后,女二因为丈夫的阴影不愿意过渡。 即使结局是美好的,两个人都过渡了。 但是我想到的是女2说的一个问题:“你想在没意义的地方永生吗?”当然女2说的是他的丈夫因为女儿的死而不愿意永生,从而她也不想永生,她觉得没意义。 但是他们都认为这种永生是一种“机会”。 我认为,永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剧中出现了一个地方,叫泥潭。当永生的生活越来越感觉无趣,就会越想感受更刺激的玩法,“就像泥潭那群放纵的傻逼”。 如果给你一个永生的机会,你会接受吗? 我不会。

第五集:战火英雄

这个故事也是脑洞大开,别出心裁,但又折射出现实。

依然先剧透:

战后,通过DNA筛选、登记,想将有癌症等疾病基因的人(被称为“蟑螂”)全部杀死。所有的军人被植入叫“mass”的军用系统,保证他们能很好进行这个计划。 mass系统能够帮助军人战斗中的瞄准、通讯等,但同时控制军人的听视嗅觉,使这部分人在军人眼中呈现怪物的模样。军人在杀戮过程中,不会听到这部分人正常的声音,闻不到血腥味,军人可以毫不顾忌去杀同类,心理也不会有任何负担和杀戮后的心理扭曲。 男主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他执行第一次“打蟑螂”的任务时,他的mass系统被破解,看到了“蟑螂”真正的样子。 最后的结局是男主被带回来,面对“在监狱中重复自己杀戮时的真实场景的记忆”和清除记忆、重新进行无心理负担的杀戮两个选择时,男主选择了第二个。 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我相信,一定是第二个。 这几年社会对人性的关注持续高涨,就最近的“江歌案”涉及的刘鑫,每天有无数的媒体、营销号关注,被无数人在微博下谩骂。就是因为人性的问题。 医生的陈述中说到,过去的战争中,军人往往很难克服心理阻碍向同类(敌人)开枪,而很多能够开枪的军人战后就留下了心理疾病,于是军方开发了这个系统,并解决了上述问题。 国家对待这部分人的这个举措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知乎上看到一段有趣的故事:

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即将降生的孩子有极大的几率还会有残疾。 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有一个人,16岁时候很喜欢读书,大批大批地借阅图书,他是一个卓越的演讲家,受到很多人的拥戴。在他执政期间,国民福利大大提高,建立了尖端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他是一个讲究健康与自律甚谨的人,基本上不太饮酒,偶饮啤酒,极少饮用烈酒。平时,他的饮料是淡茶、牛奶、热巧克力。他尤其反对吸烟,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提倡禁烟运动。 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哦,忘了说了,第一腹中的孩子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被誉为“交响乐之王”,写了《命运交响曲》的那一位;第二位是希特勒(Adolf Hitler),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昨天看了《妖猫记》(在此不对此影片有过多评价),里面有一句话算是故事的一个重点:没人愿意背负杀害贵妃的罪名,连皇帝也不愿意。虽然这段情节演绎的逻辑混乱,但是这句话在我看来是没错的。有时候,心理上的病或痛比生理更甚。 无论你是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你也无法否认,你会和男主做一样的选择,除非死。 无意中看到另外一个有一点相同性质的视频:UNCANNY VALLEY 恐怖谷

第六集:全网公敌

这一集和第三集都是这一季中现实感最强的。 讲的是毁灭“键盘侠”的故事。 专栏女作家因为写了一篇攻击残疾人士的文章而被网络暴力攻击,后来被人造蜜蜂攻击进入脑岛背后侧(痛觉中枢),使之自残,并折磨她致死。随之歌手斯塔克等都因为做了激起民愤的事而被“蜜蜂”攻击死亡。 这些致死的真相是一个因为“爱的人被网络暴力伤害的自杀差点死掉”的黑客,侵入了“蜜蜂”的系统后,推广了一个“后果游戏”。 后果游戏的规则是: 1、选择目标; 2、发布他们的名字与照片; 3、人气最高的人会在每晚五点后被除掉; 4、游戏在午夜时重置; 一句话描述就是:让网络上的人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人并给不喜欢的这个人加上标签,游戏会选出票数最高的人,并把他/她杀死。 很多人对此乐此不疲,就和生活中的键盘侠一样。 发现问题然后接下来就是“找出漏洞——解决问题——结局”了吗? 并不是。剧情随后发生了大反转。 这个游戏的真正目标是“键盘侠们”。剧中参与这个游戏的38.7万“键盘侠”最终在一周内死于蜜蜂攻击,无一幸免。 很多人在看的过程中对结果表示大快人心,我同样也有一点这样的感受。但是,这样,我不就也是“键盘侠”了吗? 其实我已经是其中一员了。 就在这一年中,我参与了对“翟欣欣”“刘鑫”的谩骂,同样也说出了“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去死”的言论。 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吗?当然不一定。但我们该死吗?绝不。 “全民公敌”这一集虽然给了“键盘侠们”一个惨烈的教训,但它想说的是“注意我们的言行”。 在匿名的世界里,我们卸去了生活中的伪装,将自己的劣性展露无遗并将其放大。我们每个人在网络中拥有更多的言论自由,是很多事件的参与者,总是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其实也一无所知。

SD化

经常会看到说sd角色、sd化,那么sd是什么呢? 它是从sd高达中引申出来的的概念。 SD 高达(Super Deformed Gundam)。是从动画高达系列作品当中登场的机械与人物,将其头部夸张化,手脚缩小成为二头身比例的角色,以及使用SD机械/人物所制作的商品群之总称。 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Q版化。 常见的是在做模型和绘画中应用。 Kuloft Blythe 小布 / 三...

mixamo

推荐一个网站,mixamo. 它是一个3D 角色动画在线生成平台,2015年被Adobe收购了。 你可以直接下载现有的角色动画。加上一些效果,可以实现很好玩的动画。

字体的字重是什么?

太长不看版:

字重就是指一种字体的不同粗细

为什么有些字体有几种粗细?因为他们为这款字体设计了不同粗细。反之则说明此款字体的设计师没有设计那么多套而已。

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字重级别?为了适应各种使用场景。字体学问的博大精深怎是我们轻易就能懂的。

正文:

看到很多字体明明长得都一样却有特细、细、常规、加粗、特粗等很多款,一种字体搞这么多形式干吗?

一、字重是指字很肥胖很重吗?

字重这里的“重”念zhòng而不是chóng,所以看到这两个字别以为是说字体重合什么的,那字重到底是什么?

细心的你一定留意到很多字库字体文件名后会标有“Light”“Regular”“Heavy”等字样,这其实就是在指字重,没错!字重就是指字体笔画的粗细,而Light、Regular、Heavy等表明了字体粗细的程度。

二、字重都有哪些等级?

字重的等级是用来标明同一字体家族中不同粗细笔画的字型。 (《css权威指南》这本书里,把字体相关的知识讲的很详细。) 字重的英文为Weight,简称为W,国际标准 ISO规定了字重的9种级别,由细到粗依次用W1、W2等等来区别,并用相应的英文ExtraLight、Light等等标识。 我们常用的思源黑体有7种字重,分别是ExtraLight、Light、 Normal、Regular、Medium、Bold和Heavy。也就是说,我们用这7种字重来标识思源黑体7种笔画粗细不同的字型。 咦?对照国际标准 ISO的规定和思源黑体的字重等级,是不是发现了一些英文标识的不同? 原来,该国际标准 ISO并不是强制执行,很多厂商并不用,而是直接用常见的L、 R、M英文代号标识。 So,我们就常见到了这样的字重等级:Thin、Light、Regular、Book、Bold、Black、Heavy,通常的简写就用各自英文的首字母。不论怎么标识,无非是区分同一字体不同粗细的字型罢了。 可见,字重的标准是相对的,是指同一字体家族中字型的不同,不同字体家族的字重是不具有比较性的。 因为即便是标识同一个等级,笔画的粗细也可能是不同的。值得一提的是,某种字体并不一定有9种字重,通常都会选标准字、较细、粗等几种来设计。

三、字重有必要存在吗?

一种字体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字重?很多软件甚至word都有加粗功能,那还有必要把一种字体弄这么多粗细不同的字型吗?真的有必要。 字重的存在增强了字体的适用性。 一种字体可能用在标题、段落甚至海报,单一的字重可能并不会很好的适应这些场景。 加粗虽然能实现字体变粗,但这种粗暴的加粗会影响字体的结构和美观,而且会使段落版式产生偏差,影响视觉效果。 另外,字重的存在方便了效果处理和二次创作。 在很多软件中,加粗的字体编辑起来会受限,在做一些特殊效果或设计时,并不支持加粗的文字编辑。 如在PS中将加粗的字“转换为形状”或“创建工作路径”时就无法操作。再说了,字重不仅有加粗的字型,还有变细的字型,给我们在不同场景使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有字重的字体在电脑Fonts目录中会显示叠加图标的效果,在很多软件的字体属性栏中也可找到相应的选项。

几款香水评价

前段时间有朋友去香港,问我需要带什么。其实我是想带个香水的,但是看在对方是一直男以及我很穷的份上,我收回了要剁的手。 嗯,这是前话。今天呢,我想讲讲对几种香水的感受。(另附上官方的前中后调描述和50ml下京东售价。) 杜嘉班纳 浅蓝原版 【前调:苹果、雪松、风铃草 】【中调:茉莉花、白色玫瑰色、竹子】【后调:柏木、琥珀、麝香 】¥390 “dolce & gabbana light blue”的图片搜索结果 和真爱西西里原版相比,这款香的酒精味要淡很多,而海风的气息更重,让我想起在校园里,落叶慢慢飘下的情景,真的很清新、舒适。比较喜欢这款。 Givenchy 蓝熊宝宝 【前调:橙桔、柠檬、酸橙、薄荷 】【中调:铃兰、茉莉、金银花 】【后调:橡苔 茉莉 】¥235 “小熊宝宝香水”的图片搜索结果 如知乎上所言“舒服的柠檬与皂感,营造出的婴儿气息特别适合乖巧的少女”。 估计萌萌哒的女孩用上这款香水会更加奶里奶气吧。和coco一样,前调持续时间非常短,但是之后的气味就更加柔柔哒的。除了前调,几乎都是非常淡的,但是整个持续过程还是比较长的。 啊,但是作为95后的老阿姨,我还是不要使用这款吧…… CHANEL coco小姐 【前调:柑橘、佛手柑、葡萄柚】【中调:玫瑰、茉莉、荔枝】【后调:广藿香、香根草、波本香草、 白麝香】¥599 我能说这就是花露水的香气吗?很逼人的香气,但是这种香气也不会持续多久,个人几乎感受不到中调,直接就是后调,然后香气消失的一干二净,然而后调也不是我喜欢的香气。本来以为我会最喜欢这款香,在知乎上看到大家评价的它很神的样子。 果然买香水之前还是要先去试香。 杜嘉班纳 真爱西西里原版 【前调:木瓜花、橙花油 】【中调:朱顶红、水仙、睡莲】【后调:麝香、克什米尔木】¥395 一直到后调都能闻到一股酒精的味道,只是前调比较浓,但是不能否认这款香水非常清新。 闻到的那一秒,我感觉一下子冲进了霍比特的小房子里,然后就是美女与野兽中贝儿满是花束的大街上,最后是在早晨的海边散步。 这应该是一款静谧又浪漫的香。 annasui 许愿精灵 【前调:柠檬 、 金盞花 、 哈密瓜 】【中调:黑醋栗 、 凤梨】【后调:白雪松 、 琥珀 、 白麝香 】¥188 前调让人感觉身处水果世界里,但是前调持续时间非常短,中调是类似于哈密瓜那种比较柔比较甜的香味,后调比较突出的是栀子花的香味,后调持续时间比较长。 个人觉得这个香水适合很有活力、俏皮、乐观、平易近人的女孩子。 YSL 黑鸦片 【前调:粉红胡椒、橙花、梨】【中调:咖啡、茉莉】【后调:香草、广藿香、雪松】¥598 啊啊啊,这是我最喜欢闻的一款,但是不知道适不适合我。 它比上面的几款都要耐闻、持久度,前调中调到后调都非常好闻。 看名字时,我以为是那种能让人闻着觉得性感的那种香水,前面几款都是很清新的,所以特意加了一款不一样的,结果这才是我最爱啊。 我是一个很讨厌甜食的人,但是这款香水的甜味深得朕心。只要不凑得特别近,都是觉得很合适宜的,关键是它很持久,隔了挺久,空气中还是能闻到,而且是那种让人觉得很高档的气味。 Chanel 粉色邂逅 【前调:温柏、葡萄柚】【中调:茉莉、风信子】【后调:广藿香、琥珀、鸢尾花】¥698 “Chanel 粉色邂逅”的图片搜索结果 这个是室友的香水,我试了一下。 平时室友那它喷屋子,那味太浓,受不了。今天去喷了一点点,感觉还是很好闻的,很柔,适合温柔的女孩子。

c4d笔记

基础部分:

  1. 切刀的“循环”模式;滑动;笔刷(相当于液化)。
  2. 多边形画笔或者创建多边形可以创建一个没有厚度的面。
  3. 消除是把线删除但不影响面。
  4. 灯光>细节>形状>对象或样条。
  5. 等角视角
  6. 网格>命令>提取样条
  7. 摄像机实现景深的效果需要的条件:建立摄像机,在细节里面打开前景模糊和后景模糊,在渲染设置里面打开景深。开启摄像机视角。(另外,摄像机里面的对象里面有个“目标对象”,可以把摄像机控制转移到其他物体上)。
  8. 右击组或图层,可以看到一个cinema4d标签〉合成标签〉对象缓存,启用的话启动第一个,后期就能抠出此组或图层,在多通道渲染里面开启多通道缓存,也可以开启多个对象缓存,对应刚才的id(然后其他的也想抠出来就启动第二个,不要重复了)。
  9. 先要把球体c键一下,然后,在灯光设置里面改为摄像机不可见。把灯光赋予个颜色。而如果把球体材质设置为自发光,则不可以设置它的强度,衰减等等,可以作为柔光箱。
  10. 物理天空一天的时间是转两圈为24小时。
  11. 保存psd格式(勾选alpha通道)。在ps里面打开此文件,可以发现通道里面多了几个通道。
  12. 纹理标签里面有个“前沿,和上次前后景结合前期效果差不多,但是还是要打开合成标签,勾选合成背景”
  13. 菜单栏的工具里面有个环绕对象,里面有居中等等(同时选择几个图层,在点这里面的工具,改下模式、位置、旋转、缩放等等的参数就可以解决怎么把物体对齐或实现距离相等之类的问题)。也可以在“样条”那里拖进一个样条,那么这些物体都会布列在这个样条上面(用克隆好像也可以。),记得点击“应用”。
  14. 如果发现明明赋予材质,却没有任何作用,可以尝试赋予它的最父级上。数值那里右击是恢复默认值
  15. 导角变形器可以把一个物体一次性导角,就不用一个一个面导或者一条一条线导了。
  16. 必须整组转为可编辑对象才能在keyshot里面继续用。
  17. 单C 4D中导入A I的文件所有的线条都在一个图层,可以在点层级下全选所要分开的物体,右击,“分裂片段”,就可以拆分开来
  18. 扫描的开始生长。
  19. 可以在大球体里面材质球贴入hdr。渲染改为物理渲染(和keyshot实时渲染一样,时间越长,颗粒感慢慢消失,而不是一次性渲好)。物理改为递增。
  20. alpha同PS,材质球的凹凸不是真正的凹凸,置换才是(材质和变形器等都有)。
  21. 挤压与扭曲同级作用时,没什么效果,解决办法是把挤压的封顶里面的类型改成四边形并勾选“标准网格”。

补充:

  1. 灯光的种类、颜色、强度、阴影、衰减泛光灯(点光源,四周被照亮),聚光灯(如手电筒,用于突出细节),区域(面光源,如同柔光箱,用途最广,比如窗户、产品布光)。
  2. 三种阴影:软阴影(中等质量,预览用);光线跟踪(生硬、渲染快速,可做mg动画、扁平化);区域(质量最高,虚实变化好)。
  3. 摄像机的视角、锁定的区分焦距景深投射方式(如对象>投射方式>等角视角)。
  4. 雕刻最好新建图层做效果。
  5. 克隆>对象>偏移。
  6. “随机”等效果器可以把范围自定义为某个对象。
  7. 雕刻后不可以缩放物体——1、可以“当前转对象”,但是面会很多;2、“烘焙雕刻对象”选项勾选“置换”和“法线”,级别保持最高级别。
  8. 渲染出来太暗——可以在渲染设置的“全局光照”把Gamma值加大。
  9. 渲染出来有锯齿——渲染设置>抗锯齿>“最佳”。
  10. 对象面板对对象右击有一个“对齐到曲线”标签有个“位置”,其作用和环绕对象的样条有点像,都可以使物体分布在样条上。
  11. 着色和克隆等做效果时常会卡死,解决方法是建一个平面(分段很多)+多边形Fx+着色效果器+模拟>布料>厚度
  12. 简易、延迟、公式等效果器。

    PS:在换软件版本的时候要注意,那些材质啊,预设,笔刷,渐变等等文件夹或文件一定要保存并备份。 常用面板(不知道列出有啥意义,但就是想列出): 工具栏, 菜单栏, 克隆、时间线, 点线面模式下,

PS cc2015新认识

最近跟一个朋友打电话时,说到设计软件的时候,她惊讶的说到:“你怎么还在用2015版PS啊,都出2018了!”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的illustrator还是cs6版本的(装过2015的,同时打开Adobe的两到三个软件,电脑就hold不住了)。 然而,就算是用最新版的软件,在使用时也不一定利用上了此版本的优势,比如我。 现在Adobe开发了一个类似于sketch的软件——experience design(XD)。 但年纪越大,越不想更新软件。 所以我还是选择重新认识一下我现在使用的版本。 其实PS cc 2015做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一些还是应对UI设计人群的设计方案,如下: 1、过界; 在之前的版本,如果画板小于窗口大小,我们是不可以对画板进行拖移的,但是在cc2015中,只要在编辑>工具>勾选“过界”,就可以去实现这样的操作(在下面说的新建文件的文档类型是“画板”或者存在多个画板的文档里不需要勾选“过界”也可以自由拖移)。 2、可以在一个文件中建多个画板 这个有一个好处在于部分临时图像,可以放在画板外面。 可以在“图层”>“新建”>“画板”来新建一个设定尺寸的画板。PS中有一些常见设备分辨率的预设,点击画板工具可以快速转换画布为其他尺寸大小。 点击图层右击,点击“来自图层的画板”,随后确定,就可以新建一个刚才选中图层中图像大小的画板。 选中画板右击可以复制画板到其他文档,或直接新建文档,这就减缓了PS一个文档做多个页面的内存压力。 3、增加了一个新设计模式:PS设计空间,能将UI/Web设计无关的功能隐藏。 点击右下角小图标恢复到基本功能界面,而在基本界面点击工具栏最下面的小图标又可以转换到“PS设计空间”。 4、导图

  • 点击对应图层/组,右键即有“快速导出为XXX”的选项(名称随着存储格式发生变化)。
  • 选取多个图层可以一次性导出多张切图。
  • 在“图层”>“导出为”,可以在导出前可以设置各种参数,比如留白和输出尺寸等等。

在之前的“切图评测”文章中也说过整体切图功能还是比不上cutterman。 另外插一句,安装了cutterman之后想卸载怎么办呢?如下

扩展插件会安装到两个位置 1.Adobe Photoshop CC 2017\Plug-ins\Generator\ 2.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Adobe\CEP\extensions\ 把这两个目录下对应的文件夹删掉就好了

5、段落样式、字符样式 一旦图层多了起来,就相当难用,调整一个字体大小,动则需要去调整十几个页面。 对于字体的解决方法是用到了PS的段落样式、字符样式。 其实AI和PS的文字工具可以像InDesign一样先拉出一个文本框,然后通过上下左右拉伸使文字很好的适应在框中,而不会对字本身有影响。 而在应用段落样式、字符样式的前提必须是拉出文本框,再输入的文字,直接点击输入是不能应用样式的。 这样的文本框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调整段落长度方便,而且能直观看出文本框的宽高。(对于不能直接设置文本框的宽高,只能进行拉伸才能设置,这一点我是很恼火的。在AI中倒是可以设置,然后文字本身就同样被拉伸……) 先设置好段落样式、字符样式,然后将文字一一设置为相应样式,后期想改变字体,只需要在样式里面改,但是样式好像对文字的颜色不起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字符样式和段落样式都有字体、字号、行距等,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看到,段落样式里多了缩进、对齐等设置段落的功能。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只需要段落样式就可以了?其实在我看来是这个样子的。 在PS的段落面板里是没有文字的字体、字号、行距、字间距等。 那么,它既然出现了,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当你给文字选中了自定义的一个字符样式后,像有文字的字体、字号、行距、字间距等段落样式本不应该出现的项会以字符样式为准,就算在段落样式中你定义了其他的字体等,PS也只会按照字符样式里设置的来,除非你把改文字的字符样式选择为“无”。其实,我们只要给文字的“段落样式”和“字符样式”的设置、命名一一对应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PS:段落样式、字符样式不能存储。